还有很多网络上被上传的“年轻情侣”,让人记忆深刻的是有很多小学生都开始加入了“恋爱大军”,小小年纪便已经有了“爱的另一半”,着实是让叔叔阿姨们忍不住瞪大了眼。
实际上,关于多早才是早恋,目前对于这个问题没有普遍的认识,亦没有令人信服的专业界定。如果是从世界地域性来说,各个国家的情况更是不一样。
而在中国,一般认为早于大学(约18岁)的恋爱应算作早恋,也有人认为人第二性征出现(约12~14岁)之前发生的恋爱才算早恋。
所以关于怎么样的程度才算早恋,也没有广泛的共识
二:为什么家长如此恐惧孩子出现“早恋”情况
早恋这个话题在国外并不是那么的贬义,可在中国家长心目中已经是列为了“黑名单”
其实家长口中的早恋行为,是青少年在性生理发育的基础上性心理发展的显著暴露,也是性心理转化为性行为的实践。
就像人的肢体会发育一样,孩子的心理也是会不断发育成长的,他们对情感的认知也会更加的完善成熟。
很多家长不知道,其实在心理学上认为,孩子从5-6岁开始,就会被异性吸引,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异性相吸吧,自然规律,改变不了的。
而青春期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已经开始是渐渐走向了成熟,之所以会对异性产生好奇,也是荷尔蒙分泌作祟的正常现象。
不过我想家长们制止孩子早恋的原因,当然也是出于好意,因为确实有很多实例表明,如果孩子自制力不强,很有可能因为把时间精力过多放在早恋上而成绩退步,也可能因为感情而做出冲动的错误行为,更可能会因为感情的破碎而遭受身心上的打击。
不过如果孩子真的出现的“早恋”情况,家长的处理态度是非常重要的,一定要记住,应理性对待,并给予学生正确的教育引导。否则,既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,也不利于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养成。
三:如何降低“早恋”对孩子的负面影响?
演员黄磊在被问及早恋问题时说:“最重要的不是禁止孩子去做不对的事,而是引导他们去做对的事。”
其实孩子出现早恋情况并不是“学坏了”,反而这是一种正常的情感心理体现,心理学家曾奇峰说:“如果你的孩子在这个时期对异性还没有一点兴趣,那倒是有问题了。 ”
这个时候家长如果对孩子进行严肃的制止,通过强迫的方法组织两人继续交往,按照现实数据来看,确实是能成功,但也会导致亲子关系出现难以修复的裂痕和隔阂,如果孩子脾气倔,甚至会做出一些难以挽回的冲动行为。
所以当发现孩子已经早恋中了,家长不妨先让自己情绪稳定下来,先主动找孩子心平气和的像聊天一样获取一些大概情况,如果孩子态度比较坚决,说实话还是不要建议强硬制止,不妨先告诫女孩子一定要保护好自己,男孩子的话就要有责任感。
这些话不但要大方提出,更需要反复强调。
另外还有家长们最关注的学习问题,家长也要和孩子清楚的说好,不能沉沦情感,真正好的感情是相互促进的,不要因为谈恋爱而忽略了学习,如果因此学习退步,家长会进行一定的制止,家长要给孩子说明这些条件,把“早恋”可能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。
我是小鹿妈咪,也是3岁宝宝的妈妈,每天记录和分享不同的育儿知识及经验,喜欢文章请关注我。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,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,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